“幸福水”潤澤千萬家
——我市全力推進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
2025-06-26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路璐 |
6月24日,長子縣石哲鎮西漢村,綠樹掩映間,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村民楊素琳輕擰水龍頭,清澈的水流歡快躍出,“現在24小時都有自來水,隨時想用就用,太方便了!”他笑著舉起玻璃杯,杯中清水晶瑩剔透,“你瞧這水質,干凈得能照見人影。”
農村飲水安全,一頭連著百姓健康,一頭系著鄉村振興,是實打實的民生大事。楊素琳家飲水條件的蛻變,正是我市全力推進“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的生動縮影。嶄新的自來水管網替換掉老舊破損、銹跡斑斑的管道,村民們停水斷流的煩惱一去不復返。村黨支部書記閆建光說:“在市水利局的支持下,村里379戶全部安裝上了新水表,用多少水一目了然,大家的節水意識明顯提高,全村日均用水量從原來的60多立方米降到了現在的30多立方米,節水成效真真切切看得見。”
在長子縣,和楊素琳一樣喜笑顏開的,還有7個鄉鎮21個村莊的22900名村民。曾經,供水不穩定、水質不佳等問題困擾著大家。為徹底解決這些難題,長子縣積極爭取261萬元專項資金,今年4月啟動農村供水工程維修建設項目。工程隊日夜奮戰,埋設12.88千米輸水管網,新打2眼水源井,完成8套水泵配套和740米電纜架設,從源頭保障供水“生命線”暢通無阻。同時,54套消毒設備的配備,更是為水質安全加上“雙保險”。如今,項目圓滿完工通水,汩汩清泉流進千家萬戶。
“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 被列為省政府2025年度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水利部門主動下沉一線,傾聽群眾心聲,梳理出175處農村供水工程存在管網老化、設備損壞等問題清單,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決心,將其轉化為實事清單,全力推進維修養護工作。截至目前,159處工程已完工,26萬群眾受益,曾經的“鬧心事”變成“暖心事”。
城鄉一體,活水潤長遠。為筑牢供水根基,我市以“提高規模化供水覆蓋比例”為核心目標,著力構建完善“3+1”標準化建設管護體系,優化市級水網大布局。上黨區、長子縣、潞城區城鄉一體化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3.7億元,潞州區工程與長子縣小型工程規范化項目也將在7月動工。目前,全市自來水入戶率已達98.64%,規模化供水惠及超半數農村人口。今年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將穩定在98%以上,規模化供水覆蓋人口比例正奮力向60%邁進,一幅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水質安全是飲水工程的生命線。我市緊盯“源頭水、進廠水、出廠水、末梢水”四個關鍵環節,織密水質檢測防護網。市級層面持續對“千噸萬人”工程進行水質抽檢。截至目前,市水利發展中心實驗室已完成10個縣區33處工程66份水樣檢測。同時,因地制宜推進凈化消毒工藝配置工程,今年計劃投入1128萬元實施394處相關工程,現已完成141處,年底將實現凈化消毒工藝全市全覆蓋。水利部門還對全市供水工程開展“拉網式”排查評估,對水質監測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逐項攻堅銷號,誓保民生清泉長流。
汩汩清流,潤澤心田;民生工程,溫暖人心。市水利局局長郭愛斌表示,全市水利部門將繼續扛牢政治責任,聚焦民生痛點,以更堅實的供水保障、更優質的水源水質,為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讓安全、放心的幸福水暢流千家萬戶。(丁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