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民聲 順民意 解難題 辦實事 丨路暢民心暖——長治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推動道路交通優化升級
2025-06-18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路璐 |
雙向四車道連續暢通、港灣式站臺安全舒適、交通標線清晰醒目……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驅車行駛在威遠門路上,道路井然有序,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市民李女士感慨:“寬敞、順暢,出行不再擁堵,政府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了。”
威遠門路是主城區南北方向重要交通干道,隨著沿線學校、醫院、居民區日益密集,交通流量越來越大,原有道路機動車道中間的公交車?空尽⑿腥笋v足島等,逐漸成為交通運行的“梗阻”,機動車流線不順暢,高峰期極易出現交通擁堵、通行緩慢等問題,群眾反映呼聲強烈。
怎么把群眾的“強烈呼聲”變為“熱烈掌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堅持開門教育,深入基層聽取意見建議,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切,快速響應、高效落實,把群眾“急難愁盼”變成“履職清單”,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
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威遠門路實地調研,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交通狀況和群眾訴求,明確解決問題的方向路徑。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道路優化改造工作。市政協委員就公交站臺遷移、交通優化等積極建言獻策。市住建部門秉持“消除隱患、緩解擁堵、適度改造、保障路權、節約投資”的原則,與交警、公交、園林等多個部門協同配合,反復研究優化方案,快速啟動威遠門路公交車站改移及交通優化工程——通過微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滿意度。
謀定快動,緊抓快干。項目建設過程中,市住建部門24小時晝夜施工,對沿線16個公交站臺進行分類遷移、合理撤并,變更為港灣式站點,撤銷路口駐足島、釋放路口空間,重新施劃交通標線,方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同時,實現道路中間雙向四車道的連續順暢。煥然一新的道路環境、高效的通行體驗,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讓黨群關系的“心路”連得更緊。
從“堵”到“通”,不僅是一條道路的蝶變,更是一場黨員干部“以優良作風凝聚民心”的鮮活實踐,是我市以“小切口”破題,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定“腳步”。
面對網絡上群眾對改善廟道巷交通狀況的呼聲,我市迅速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治理,經過大量實地走訪調研,在不影響商戶經營、不占用盲道的前提下,增設非機動車熒光綠車位,重新施劃機動車停車區域,完善標識標線,老街巷實現有“顏”又有“序”;
針對部分道路人行便道狹窄,通行不便的群眾訴求,我市啟動文明交通街道提升改造工程,對長興路、紫金街進行微改造,更換破損的人行便道鋪裝,對便道綠化帶進行合理“瘦身”,增加非機動車輛停車位,增設木質座椅,用“繡花功夫”織補城市肌理;
……
條條街道小巷,就像連接城市的“毛細血管”,看似不起眼,卻是離群眾最近的“連心路”。我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民生”跟著“民聲”走,將“群眾呼聲”作為決策坐標,持續推進城市交通治理現代化,用作風“硬度”換取民生“溫度”,用執行“力度”贏得民心“甜度”,書寫了“以作風建設為筆,繪就民生幸福畫卷”的優良答卷。(劉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