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來襲 食療養生
2025-07-28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路璐 |
入伏以來,我們已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尤其是大暑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中醫講炎熱之極。此時節應避免中午高溫外出,同樣在高溫環境下也不宜進行鍛煉或者從事體力勞動。在此時養生更應注意,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要注意開窗通風防暑氣,保護好心神,讓心靜下來。本報整理了一些中醫養生食療方法,以助大家在炎熱夏季保持精力和體力,減輕不適。
大暑時節,腸胃的消化功能較為薄弱,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可多吃肥膩、辛辣、煎炸食物。可適當多吃苦味食物,這樣不僅清熱,還能祛暑、消除疲勞。
荷葉冬瓜湯
荷葉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排毒的作用,和冬瓜搭配,有助于緩解暑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等問題。
蓮子百合湯
蓮子和百合有養心安神的作用,能改善煩躁、失眠、多夢的癥狀,適合心煩氣躁、情緒不穩定的人群。
蝦仁炒絲瓜
絲瓜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經絡、行血脈等功效,蝦仁蛋白含量較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堿等成分,其肉質松軟易消化。
山藥薏米粥
山藥、薏米、白扁豆等食材熬粥,適量配一些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芳香氣味的藥草,來喚醒“受困”的脾臟,使其恢復正常功能。
由于天氣酷熱,人們出汗較多,脾胃功能通常較差,宜進行飲食調理,平衡身心。以上食譜均符合大暑節氣的養生原則,有助于清暑、健脾、祛濕,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進行適當調整。
另外,由于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溫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較多的飲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