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地 三十載躬耕不輟
2025-04-01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路璐 |
每年三四月,都是李強最忙的時候。跑大棚、查農資、看水利……春耕事關糧食收成,他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松懈。
見到丹西龍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強時,53歲的他正穿梭在大棚中,仔細查看青椒植株的生長情況。
只見他輕輕托起一片泛黃的葉子,眉頭微蹙:“這應該是前段時間施肥不均衡,根部吸收出了問題。”隨即迅速蹲下,撥開植株根部的土壤,認真查看根系的發育狀況,“還好,能恢復過來。最近澆水的頻率和水量都要按要求來。”他長吁了一口氣,安頓種植戶。
3月21日,長子縣丹朱鎮西寺頭村,陽光明媚,田間阡陌縱橫交錯,一座座蔬菜大棚閃爍著細碎光芒,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李強用腳步丈量土地,以執著書寫對農業的熱愛。
李強出身農家,父親被大家稱作“青椒大王”,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童年記憶里,他的父親總是天未亮就扛著鋤頭出門,深夜才帶著滿身泥土回來。李強經常跟在父親身后,學種植、盼豐收。慢慢地,年少的李強讀懂了土地的語言。當同齡人選擇進城務工時,他卻一頭扎進農田,開啟屬于自己的土地詩篇。
作為長子縣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丹西龍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擁有2000多畝種植基地,帶動10余個村莊上千戶群眾發展青(尖)椒種植產業。不僅如此,企業還是當地有名的農業新技術推廣主體,在推進“一縣一業”青(尖)椒產業城鄉一體化發展中擔當著重要使命。
“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必須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向科技要產量、要效益、要競爭力。”李強堅持科技興農,走規模化、工廠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
在他的推動下,丹西龍鑫現代農業示范園成為科技成果的匯聚地。種植管理創新模式、新品種試驗示范、物聯網實驗室、氣象監測站等新技術,在園區的多座大棚中得到集成應用。“過去都是露天種植,連續多年的重茬種植使病蟲害問題極為嚴重。后來,我們經過不斷研究、試驗,采用高標準大棚,推行科學種植,提升種植技術。同時引入全新的灌溉設備、智能溫控設備等,大大提升了蔬果的品質和產量。”
尤其是去年以來,李強帶領公司借助城鄉融合發展、京長對口合作、牽手山西農大等機遇,培育丹椒1號、丹椒2號、丹龍1號3個青(尖)椒新品種,引進水果彩椒、水果西紅柿等系列新品種,成功打開北京新發地市場通道,讓長子特色農產品叫響京城,帶動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憑著扎實的作風、出色的成績,李強獲得山西省勞動模范、全省優秀新型職業農民、長治市特級勞動模范等榮譽。“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成績單藏在村民的笑容里。
采訪即將結束,李強準備趕往下一個大棚。“現在園區里很多都是智能大棚,雖說在手機上就能一鍵操作,可我還是放心不下。每天不管在哪兒,只要一有空,我就會過來轉轉。只有看到這些大棚都安然無恙,各項農事有條不紊,我這顆心才能落地。”
從青澀少年到如今的農業產業帶頭人,30多年來,李強在這片土地上一步一個腳印,用熱愛和汗水書寫著自己的奮斗故事,激勵著更多人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