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高溫干旱天氣,上黨區以“抗大旱、保秋糧、奪豐收”為目標,通過專班統籌、技術賦能、干群聯動、資源整合,全力保障 26 萬畝秋糧生產。
高效指揮體系壓實責任。區委、區政府成立抗旱保收工作指揮部,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指揮長,設立水源調度、技術指導、物資保障等6個專項工作組,啟動“區級領導包鄉、農技人員包片、黨員干部包戶”責任網,實現抗旱包保全覆蓋。
科學調度保障農田灌溉。按照“先生活后生產、保重點顧一般”原則,積極協調各鄉鎮對具備水澆條件和臨近水源的農田,利用提灌設施和可移動噴灌設施進行灌溉,做到應澆盡澆。對不具備水澆條件的農田,組織種糧大戶利用河道提水、水泵引水等方式灌溉。動員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調度75輛車幫助農戶灌溉。截至8月3日,全區累計灌溉面積超8000畝,為秋糧穩產提供堅實基礎。
技術賦能提升抗旱效能。區農業農村局組建11支農技服務隊,下沉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對一類苗(60%)節水保產、二類苗(30%)水肥促壯、三類苗(10%)應急搶救。區氣象部門加密監測頻次,建立干熱風紅色預警“叫應”機制,提前預警高溫,指導農戶調整灌溉時段,錯峰灌溉,避免灼苗。
堅實保障凝聚攻堅合力。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鄉村大喇叭等多種媒介推送抗旱技術要點和典型經驗,送技下鄉入戶。常態化開展專項督查,重點檢查水源調度、設備使用、部門聯動等情況,發現問題限時整改,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領導包片、干部駐村、技術到田,上黨區將堅持全鏈條壓實責任,以水源不斷、技術不落、設備不歇的攻堅態勢,堅決打贏抗旱保收戰,守牢糧食安全“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