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石窟美名揚。
春日時節,平順縣玉峽關鎮背泉村,草木蔥蘢,生機勃發。村旁,海拔1700米懸崖峭壁上的一個天然石凹內,坐落著一座大名鼎鼎的古寺——金燈寺。
這座已有千年歷史的古建筑,素有“上黨懸空寺”之稱。廟宇周邊山勢險峻,林木蔥郁,洞穴幽深,遠離塵囂。自空中俯瞰,盡顯其險要地勢與古樸風貌,令人嘆為觀止。
金燈寺原名寶巖寺,是一座石窟寺,創建于北齊時期,明清時期曾多次重修。“現存石窟主要開鑿于明代弘治至嘉靖年間,前后施工期長達60余年。”山腳下,金燈寺文物管理所負責人程俊魁望著恢弘的古建筑娓娓道來。
說起金燈寺的名稱,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明末清初,這里的住持每到夜晚就會看到兩盞金燈由東向西飄入寺內,把寺內照得金光燦爛、一片輝煌。于是,就把寶巖寺改名為金燈寺。”程俊魁打開話匣子。
金燈寺石窟為全國現存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規模宏大。整個建筑古樸大氣、端莊凝重,氛圍素雅寧靜。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程俊魁的講述中,石窟的全貌依次呈現。石窟依北壁雕鑿而成,東西長171米,共16個石窟,佛龕造像8尊,殿宇34間,佛塔47座,石碑碣共49通,摩崖造像500余尊。
最大石窟水陸殿,面積約100平方米,窟內地面鑿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橋,池沼晶瑩,清澈見底。佛臺和藻井四周立雕像石佛50余尊,水陸畫69幅。石窟一體雕造,設計精巧,雕工精致,實為罕見。
走進金燈寺,石窟前建有木結構建筑,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坐北朝南,依崖布局,自東而西,共7個院落,殿堂分院布置。程俊魁介紹,由于北依陡崖,南臨深谷,為山勢所限,石窟雕鑿于寺院后面的巖壁上,俯臨百丈懸崖,西北向東南,依壁呈條狀開鑿。石窟的形制為中間辟門,左右辟窗,方形檐柱上施額枋,上承斗拱與屋檐,結構簡樸粗獷,顯示出一種原始的自然美,古老凝重。
眼前由東向西7個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體。在程俊魁的指引下,記者步入第一進院北側第1窟,這是一個仿木結構三間殿堂式洞窟,依山而鑿,窟內雕塑著三大士,左右為八大菩薩和二金剛,周圍墻壁上雕滿了小佛像。第二進院北壁第2、3、4窟外觀皆為仿木結構三間殿堂式洞窟,造像除第3窟為神像裝束外,其余皆為一佛二弟子,窟內藻井同第一窟。第三進院全為木構殿堂,無窟龕造像。正殿5間,坐北朝南,匾額上書“延壽之殿”,左右為二層樓閣。
順著臺階走進第四進院的第5窟水陸殿。這里是金燈寺的中心區,整個石窟中,水陸殿是最有特色的佛殿,明弘治元年(1488年)鑿造,在國內石窟造像中極為罕見。
記者看到,水陸殿是仿木結構的三間殿堂,殿內明間扇面墻沿著原巖體順勢鑿成,迎面高高的蓮臺上,釋迦牟尼結跏趺坐,左文殊右普賢活靈活現。殿內上方是平頂天花,雕鑿有方形藻井,下方為清瑩的泉水。泉水從西北石隙中涌出注入水池,清澈透明,滋潤著千年古寺。
其余幾院,殿外懸崖上如蜂窩般密布著摩崖造像,捧腹大笑的彌勒佛、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威風凜凜的天王,神態各異、風格獨特。這里的一磚一瓦,每一尊佛像,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別具一格的佛像、精美絕倫的古建、底蘊深厚的文化……”站在水陸殿內,來自天津的游客梅袁芳贊嘆不已,這是她第三次來長治,“石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這里的佛像造型栩栩如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領略金燈寺的魅力,感受古建之美。”
緊鄰金燈寺北側,有一片占地廣闊的石塔林,遠遠望去,大小不一的舍利塔共計46座,有方形、六角形、圓形、覆缽式、亭閣式等,排列有序。“這座塔叫千佛塔,為青石雕造,通高10.3米,塔身平面六邊形7層,高8.8米,檐部平緩,翼角微翹,造型優美大方。塔身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達1000多尊,美輪美奐。”程俊魁指著最高大的一座塔介紹,塔基方形高1.5米,基座下為拱券式空心塔室,內方2.25米,向南有石板門。門框兩側刻有“坐蓮從西至,拽虎自東來”的楹聯,寓意深遠。
金燈寺內保存了眾多壁畫、佛像等文物,具有極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市文物工作者一直在行動。
程俊魁表示,平順縣文物部門將運用科技手段,對寺內建筑、建筑基址、佛像、壁畫等豐富精美、結構復雜的文物,進行全面的數字化信息采集。同時,加大文物修繕力度,加強文物價值研究闡釋,拓展活化利用途徑,不斷提高古建筑保護利用水平。
平順縣是文物大縣,全縣共有國保文物15處,省保文物9處,市保文物13處,縣保文物47處。保護好這些歷史文化遺產,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文物古建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蘊含著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社會和文化價值,我們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平順縣文旅局副局長申鵬表示,該縣依托豐富的文物古建資源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將深入挖掘文物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積極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徑,利用數字化技術等科技手段,盤活文物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長治文化傳播力、影響力,為我市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匯聚強勁動能。
各具特色的石窟、精美絕倫的壁畫、栩栩如生的佛像……站在金燈寺,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隨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這座古寺不僅是一座建筑藝術瑰寶,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長卷,期待每一位游客前來探索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