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清晨,潞州區安康巷的環衛工人弓曉平拿起掃帚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現在這里每條巷道都有專人負責,大家都說環境大變樣了。”弓曉平的感受,正是潞州區大力推行環衛一體化改革帶來的新變化。
今年以來,潞州區積極探索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改革,推動環衛管理機制、責任體系、隊伍建設、作業標準全面升級,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全覆蓋、常態化、精細化,讓城市從“干凈整潔”向“品質升級”邁進。
“過去都是各村出資組建清掃隊,現在人、財、物都由區里統一歸口管理。”潞州區五馬街道環境衛生管理站負責人陳軍介紹。根據潞州區制定出臺的《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和《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長效管理實施辦法》,五馬街道環境衛生管理站作為二級管理單位,上承區環衛中心,下接村社區工作站,形成完整的“三級網絡”,同時強化城管科職能,在環境衛生管理上統一管理調度。《實施辦法》中制定詳細的權責清單,構建起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的環衛治理體系,確保每個區域都有人清掃、每寸土地都有人負責。
環衛新規落地,如何避免“一陣風”?潞州區制定《環衛一體化作業管理標準》,該標準對道路清掃、垃圾收運、設施維護等環節均設定量化指標。日查、月報、季考、年評……嚴格的考核制度精確到每個環節、每個人,確保環衛作業標準落地見效。
為增強清掃力量,今年,潞州區新招聘清掃保潔人員944名,垃圾清運人員414名,機掃司機37名,千余名清掃隊伍下沉一線。面對激增的清掃力量和復雜的管理挑戰,科技賦能成為破題關鍵——智能系統讓千人大軍調度有序、薄弱區域保潔無憂。
在潞州區智慧環衛指揮平臺,數據與畫面實時呈現,300輛環衛車的軌跡、狀態盡在掌握。一旦發現車輛偏離、作業超時或清掃遺漏,系統會立即預警,指揮中心可一鍵調度附近資源,實現環衛作業“問題發現-響應調度-處置反饋”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這一高效運轉的背后,是潞州區以“五化”管理模式為核心引擎,持續為環衛工作注入智慧動能,打造出的智慧治理新模式。監督智能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網格化、績效考核化、例會定期化……潞州區對各鎮、街道(中心)的環衛站工作運行實行“五化”管理模式,推動環衛工作邁向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
環衛一體化改革不僅改變了管理模式,也激發了市民愛護環境的自覺意識。“環衛工人每天把店門前的街面打掃得干干凈凈,周圍環境變得更好了。我們也要搞好自己的店內衛生,給顧客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購物環境。”潞州區太東一巷商戶江枝旺說。
如今的潞州區,街巷如洗、綠意蔥蘢。一場環衛改革,讓城市換了新裝、治理有了新方、文明展露新姿,正推動城市品質向更高標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