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潞州區紫金街道八一社區的胡桂茹老人感到肩頸不適,想進行按摩,無奈行動不便。她嘗試通過智能音箱“小度”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發出按摩服務需求,沒想到,短短十幾分鐘,專業按摩師就敲響了她家的房門。這看似平常的一幕,背后是潞州區在新型養老服務模式上的大膽創新與不懈探索。
今年以來,潞州區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重要抓手,全力搭建智慧養老平臺,積極推廣適老化智能設備,創新推出“線上預約 + 線下上門”的服務模式。這一模式的落地,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賦予了滿滿的科技溫度。
在太東街道和濟社區,63歲的獨居老人趙素平對此深有感觸。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后,她家中安裝了一鍵呼叫裝置。有一次,趙素平老人在家不小心摔倒,無法起身的她按下了呼叫按鈕。智慧養老平臺憑借精準定位功能,第一時間獲取了她的位置信息,社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老人家中,及時將她送往醫院檢查治療。這樣的智能設備和高效服務,讓趙素平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和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依托智能化設備與智慧養老預警調度平臺,精心構建起一套高效便捷的居家養老服務系統。除了一鍵呼叫裝置,服務中心還為老人們配備了智能手環,實時監測心率、血壓等健康數據。一旦數據出現異常,平臺會立即發出預警,社區工作人員會迅速聯系老人家屬,并安排醫護人員上門查看。這種“科技 + 服務”的創新模式,實現了養老服務的精準化與智能化,為社區老人構筑起一道全天候、無死角的安全“防護網”,讓居家養老變得更有溫度、更有保障。
科技帶來的不僅是安全守護,而且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老人們可以通過平臺預約助餐、助潔、助醫等多樣化服務,平臺會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智能匹配最合適的服務人員,并實時跟蹤服務進度,確保服務質量。
在八一社區,依托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打造的“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成了老年人的溫馨家園。走進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休閑活動區里,老人們有的圍坐在一起下棋、聊天,有的在閱讀書籍;康復訓練室內,專業的康復設備一應俱全,康復師耐心地指導老人進行康復訓練。這里不僅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服務,還定期組織書法、繪畫、合唱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目前,該服務中心已覆蓋周邊22個居民小區。社區還通過智慧養老平臺,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學上門”“送樂上門”等個性化服務,真正做到了讓老年人“足不出戶,樂在其中” 。
近年來,潞州區聚焦數字化賦能,全力打造潞州區智慧養老平臺。該平臺整合區、街道、社區三級資源,將轄區內所有養老機構的信息、服務項目,以及助潔、助醫等線上服務匯聚其中,讓智慧養老觸手可及。目前,潞州區已建成1個智慧養老平臺和47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惠及10萬余名老年人。從一鍵呼救時的安心,到服務上門時的舒心,再到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享受歡樂時光的開心,科技正圍繞“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目標,悄然改變著老年人的生活,讓潞州區的老年人生活得更安全、更便捷、更有品質,“夕陽紅”在科技的照耀下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