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腹地,一首感人的歌謠至今傳唱——
“黃崖洞下有黃崖,桃花寨上無桃花。英雄魂魄千古在,戰鼓催開勝利花……”
歌中所頌,為黃崖洞兵工廠舊址,位于黎城縣黃崖洞鎮上赤峪村西,是八路軍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被譽為“人民軍工搖籃”。
我軍第一種制式步槍——八一式步槍誕生于此;新中國一大批兵工人才成長于此;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發生于此,當時八路軍戰士與敵人浴血奮戰8個晝夜,贏得了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
硝煙散去,精神永續。
近年來,黎城縣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以黃崖洞文化旅游區為龍頭,集聚周邊景區資源,串聯紅色研學路線、綠色觀光景點,加快建設紅綠輝映、宜游宜業的山水黎城,帶動當地村民吃上“旅游飯”、鼓起“錢袋子”。
奇峰突兀、迭嶂連云,一泓澗水、劈山而下,黃崖峭壁,橫亙東西。黃崖洞,因山壁上有一高約25米、寬約20米、深約40米,可容納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
紅色遺跡,燦若繁星。
軍工湖、太行門、甕圪廊峽谷瀑布、崔振芳公園、將軍屋、烈士陵園、黃崖洞物資倉庫、血花廳……走進黃崖洞文化旅游區,一步一故事,一山一記憶,一水一英魂。
甕圪廊峽谷長1.5公里,兩側高30米到200米,仰望只見藍藍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這里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險隘。黃崖洞保衛戰中,年僅17歲的小號手崔振芳和戰友把守甕圪廊,把日軍堵在山門外達7天7夜。
那場戰爭中,敵軍主力向中心工事的陣地猛撲過來,堅守工事的王振喜班長帶領11名戰士,從三面扔出手榴彈、滾雷,讓進攻的日軍尸橫遍野,斃敵70余人。
斗轉星移,時光流轉。如今,行進在甕圪廊峽谷,依然能感受到當年那份激昂與悲壯。
追尋足跡,賡續前行。
“這座藏于太行山深處的兵工廠,生產了大量制式步槍、手榴彈、迫擊炮、炮彈等武器,成為八路軍在華北堅持抗戰的有力保障。”
2024年11月2日,伴隨著講解員武夢柯的深情講述,太原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青馬工程成員們沉浸其中,歷史與現實交織,過往的一幕幕令在場的人陷入沉思。
黃崖洞兵工廠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去年以來,省內和周邊省市超2000家團體、單位組織人員到黃崖洞文化旅游區接受紅色主題教育,人數約10萬人,涵蓋黨員干部、大中小學生等眾多群體。
“黃崖洞文化旅游區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和生態自然資源優勢,通過統籌整合、提檔升級,同時加強紅色課程創新性研發,讓更多人銘記歷史,積蓄奮進力量。”黃崖洞文化旅游區負責人吳定旺說。
景區與多家黨政干部學院合作,研發《6:1的背后》等紅色培訓課程,通過訪談教學、現場教學、視頻教學、課堂教學,在寓教于游中,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先輩們為了革命勝利流血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通過研學,我們深切感受到先輩們的革命大無畏精神,更加堅定了我們追求理想信念、將來報效祖國的決心和信心。”一位來自長治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子寫下感悟。
自然風光,震撼人心。
赤壁丹崖、如屏如畫,奇峰、幽谷等山岳景觀典型獨特,單斜山、墻狀山等國內罕見,砂巖巖洞闊大深邃,甕圪廊、龍門夾、天外天等10余條峽谷群巖壑高深,黃崖洞文化旅游區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林蔭如蓋、疊瀑成群,集太行山的壯美風光和丹霞地貌于一體,綠色資源極其豐富的黃崖洞,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素有“太行畫廊”之稱。
“進入景區,似乎一不小心跌進了人間仙境。”游在黃崖洞文化旅游區,作家李娟娟不禁稱贊。
嚴冬時節,記者搭乘小交通專車,一路疾馳在峽谷中,沿途風景后移,心情早已迫不及待。穿越隧道電梯,就進入善陀景區。漫步其間,游覽千年古剎善陀寺,探訪“天上人家”——善陀古村石屋錯落,感受太行山下詩意生活。
搭乘翻山纜車,凌空而起,壯美山峰盡收眼底。無需特意構圖,輕按快門,美景自成。穿越龍門夾,再過“一線天”,抵達三岔口。乘坐仿制的裝甲運兵車,車輛轟鳴,鐵甲生風,帶來沉浸式體驗。位于半山腰的黃崖洞物資倉庫尚未完全開放,但這壁立的群山,仿佛在默默講述著硝煙彌漫的過往。
文旅融合,興業富民。
走出黃崖洞文化旅游區,太行一號旅游公路蜿蜒伸展。公路兩側,是一家家風格獨特的農家樂、民宿。
正午時分,從景區駛出的私家車剛在一家名為“黃龍客棧”的民宿前停下,老板娘劉雷紅已經迎了出來,笑意盈盈地引著游客進入大廳。
劉雷紅家住上赤峪村,她經營的店鋪是黃崖洞文化旅游區附近較受歡迎的農家樂之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黃崖洞,我們開了十幾年的飯店,過上了守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的好日子。”劉雷紅喜不自禁。
如今,劉雷紅依靠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將當初的一家小飯店,發展成為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民宿,一年毛收入可達300多萬元。
“除了開農家樂、民宿,周邊村還有200多人在黃崖洞文化旅游區上班,守家在地有錢賺。”上赤峪村黨支部書記栗水賢介紹。
吃上“旅游飯”,增收路更寬。近年來,黎城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下赤峪村、上赤峪村及小寨村依托本地自然、歷史和人文資源優勢,聚焦黃崖洞、小寨兩大紅色文化游片區,整合黃崖洞文化旅游區、壺山溫泉,打造紅色旅游和美鄉村集群,走出一條因旅而美、因旅而富的發展之路。
紅色鑄就文化底蘊,綠色扮靚發展底色。黎城,“紅綠融合”潑墨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