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華街道南華社區,位于潞城區核心商業區,200余戶商戶云集。
樓宇內商圈企業多、人流量大,但商戶協作松散、資源整合欠佳、黨建引領薄弱,治理常面臨力量上“小馬拉大車”、服務上“遠水難解近渴”等難題。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潞城區潞華街道南華社區黨委聯合200余戶商戶,成立南華和融商社聯合黨支部,創新探索“社區+商圈”融合發展模式。社區通過成立聯合黨支部、搭建服務平臺、建立聯動機制等舉措,有效整合區域內商戶資源,以黨建引領助推商圈繁榮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建陣地——
成立聯合黨組織,黨建引領“社商”融合
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
4月28日,南華和融商社聯合黨支部正式掛牌成立,組織整合商圈內的商戶、黨員,探索“社區+商圈”融合發展模式。
“我們把黨組織建在商圈,就是要讓黨旗在商圈飄揚,讓黨員在服務中帶頭,架起商戶與社區、商戶與商戶之間的橋梁。” 南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楊露說。
陣地是黨建工作的依托。黨支部成立后,南華社區黨委積極整合商圈內閑置空間,打造集黨員教育、會議交流、服務群眾等功能于一體的黨建活動陣地。同時,按商戶類型、區域分布劃分網格,建立“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商戶”的組織架構,推動黨組織觸角向商圈每個角落延伸。
建機制——
商戶事商戶議,商圈難題就地解
“最近客流少,能不能一起搞個促銷活動?”一家服裝店老板在和融商社聯合黨支部組織的商戶座談會上提出建議。隨后,黨支部牽頭,聯合餐飲、零售等10余戶商戶,著手策劃促銷活動。
“現在商戶有啥事兒,先找黨支部,黨員帶頭商量著辦,很多難題當場就能解決。”商戶們說。和融商社聯合黨支部建立商戶議事制度,讓“商戶事商戶議、商圈事共同管”。
黨員教育方面,每月開展1次主題黨日活動,采用專題講座、實地參觀、交流研討等形式,強化商圈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和黨性修養,提升其政治素質與業務能力。
服務商圈企業方面,每季度舉辦1次政策宣講或技能培訓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和業務骨干,為企業解讀政策法規、傳授管理經驗和營銷技巧,助力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提升競爭力。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1次商圈黨建聯席會議,由黨支部牽頭協調解決企業、商戶需求,共商商圈發展重大問題,形成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建平臺——
創建黨建品牌,打造商圈治理共同體
當前,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成為基層黨建的最新陣地。
針對外賣員、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黨支部組織商圈內部分商戶成立“暖‘新’商家”聯盟,為其提供吃飯、理發、體檢等服務,增強商家與新就業群體之間的聯系,促進商圈和諧發展。
南華社區以黨組織為紐帶、以樓宇為單位,建立雙向隨時呼叫、群內即時響應的微信聯系網,吸納在冊黨員、樓宇商戶、包聯共建單位等組成志愿隊伍。每半年組織1次志愿服務活動,鼓勵志愿者參與環境整治、文明創建、幫困幫難等工作,打造商圈黨建品牌。
致力于精準匹配商戶需求,社區梳理形成動態更新的“商戶所需”“職工所盼”“社區所能”3張清單,一方面有效回應商戶和職工訴求;另一方面鼓勵商圈代表參與社區治理,在社區規劃、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為社區發展提供有益建議和方案。
黨建添動力,發展有活力。
從黨組織建在商圈到優服務、強功能、善治理,從“行政為主”向“多元共治”拓展,樓宇黨建提質增效,為商戶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基層治理加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