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檢測窗口期:何時檢測獲得結果較可靠?
2025-02-05 來源:上黨晚報 編輯:路璐 |
用現有診斷技術檢測HIV抗體、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別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但具體到個人,從感染到能檢測到相應的標志物從而獲得可靠結果,并不是完全對應的3周、2周和1周,它還與以下因素相關。
1.個體因素
與個體有關的因素有:免疫系統的狀態;病毒載量,體內病毒量可能影響免疫應答速度;感染途徑,不同的感染方式可能影響病毒分布和免疫反應;年齡,可能改變免疫系統的功能,導致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免疫反應存在差異;健康狀況,如感染其他病毒或患有慢性疾病,均可能導致個體對HIV感染的免疫反應產生影響。
2.檢測方法
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篩查檢測方法從僅能檢測HIV IgG抗體的第一代篩查技術發展至可同時檢測HIV—1 p24抗原和HIV—1/2 IgM、IgG抗體的第五代篩查技術,試劑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顯著提升,縮短了檢測窗口期,使HIV感染能夠被更早地發現。相較于篩查檢測方法,抗體確證檢測窗口期較長,特異性更高,而核酸檢測作為另一種補充試驗,其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檢測窗口期較短,可更早地發現HIV感染者。
3.抗病毒治療藥物的使用
暴露前預防用藥(PrEP)。PrEP已經被證實可以降低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風險。有研究顯示,對于可能處于急性期的HIV感染者,服用PrEP會延緩感染HIV后抗體生成的時間,抑制病毒復制,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基于上面的原因,建議在發生高危行為后2周內進行抗原抗體初篩檢測。如果初篩結果為陰性,應接受2~4周后隨訪,進一步確定感染狀態;如果初篩結果為陽性,應該進行抗體確證試驗。
確證陽性判為陽性,確證不確定或陰性,可進行核酸補充試驗。核酸補充試驗為陽性,也可判為陽性,核酸補充試驗為陰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如懷疑急性期感染或近期使用過抗病毒藥物,可在2~4周后隨訪檢測。如果12周之內沒有再發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方可排除艾滋病感染。
由于HIV檢測窗口期受多種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檢測結果滯后的情況。窗口期盡管檢測不出抗體或核酸,但有可能病毒已經在體內復制,同樣具有傳染性。因此,在這段時間發生高危行為,應采取防護措施,以免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