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講學堂】白虎湯的變化
2024-09-12 來源:長治市中醫(yī)研究所附屬醫(yī)院 編輯:焰七 |
白虎湯出自《傷寒論》,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具有清熱、生津之功效。本方加人參成白虎人參湯主治傷寒、溫病、暑熱氣分熱盛,氣津兩傷,身熱而渴,汗出惡寒、脈虛大無力及火熱迫肺,上消多飲者。
白虎位于西方,屬金,以白色為貴。金能生水,白虎湯的命名用意就是指它能補體內(nèi)的水分和陰液。石膏、知母、甘草和粳米就組成了白虎湯,白虎就暗指石膏了。生石膏里含有結晶水,其性寒涼,陽氣不足的人不易吸收。故選用人參補陽氣,并且本方采用了與粳米同煮的方法,可使結晶水被米吸附而增強功效。知母的根部具有很強聚水能力,其抗旱能力卓著,因此在干旱缺水的荒漠也可生長。
人參在漢代是指長在中原的五加科屬人參,但因過度采挖,在漢代以后,張仲景用到的人參已經(jīng)沒有了。后人就以山西上黨出產(chǎn)的桔梗科屬黨參做替代。黨參的藥力微上浮,可以健脾益氣,而中原人參的藥力居中,補氣力強。在這個方劑中,補氣的主要對象是居中的脾胃,如果用黨參替代人參的話,為避免藥力上浮,應該加些西洋參,西洋參的藥力是下沉的,能補氣益陰,想將兩者的藥力居中于脾胃,黨參與西洋參的配比在3:1比較合適,而長白山人參的藥力比黨參更為上浮,不適合本方使用。
臨床上本方常用,特別是病機屬于氣陰兩虧的現(xiàn)代疾病,比如糖尿病、各種腦炎、小兒夏季熱、暑熱證、大葉性肺炎、干燥綜合征、口腔潰瘍、煩躁性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