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由長治市中醫醫院主辦的新九針康復技術培訓班在長治市中醫醫院開幕。省內外針灸領域專家、學者及從業者齊聚,圍繞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九針"療法展開深度交流,通過學術講座與實操教學,推動傳統中醫藥技藝與現代康復醫學融合創新。
培訓班以"傳承九針技藝,賦能現代康復"為主題。開幕式上,長治市中醫醫院紀委書記郝孝東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九針療法"長治市傳承基地,市中醫醫院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進一步挖掘非遺技藝在常見病防治中的價值,讓中醫藥適宜技術惠及更多群眾。
培訓邀請多位權威專家授課:山西中醫藥大學史小進教授結合40余年臨床經驗,系統解讀《新九針使用原則》并提出“針藥協同、中西融合”的診療理念;山西省針灸醫院李玲教授以耳鳴、耳聾為例,分享其運用新九針“一針特效”治療疑難病癥的50年臨床經驗;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劉玉副主任醫師聚焦兒科,闡述“九針+中藥貼敷”治療小兒多動癥的創新方案;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宰風雷副教授、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王文德主任醫師則分別圍繞腰痛診療與雜病治療,探討新九針在疼痛管理中的應用。
培訓還特別設置實操環節,由長治市中醫醫院康復科副主任成慶忠指導學員掌握九針操作技巧。從火針溫度控制到鋒勾針進針角度,學員通過標準化演練,深入理解毫針、火針等器具的臨床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讓非遺技藝真正可學可推廣。"參與學員表示。
此次培訓為省內外中醫藥從業者搭建了交流平臺。未來,長治市中醫醫院將繼續發揮區域引領作用,推動"新九針"與現代醫學融合,以"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助力"健康中國",讓傳統醫學在創新中煥發時代光彩。
新聞鏈接:"新九針"由山西省針灸研究所首任所長師懷堂教授改良自《黃帝內經》"古九針",2014年列入山西省非遺名錄。該療法融合針、刀、灸、藥等手段,在疼痛疾病、兒科病癥等領域療效顯著。